分类
股票如何精准抄底

常见的期权交易误区

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QQ:778292363 邮箱:同QQ邮箱),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备案号:(豫ICP备12018881号-4)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亏损有限、收益无限?期权交易常见的六大误区

很多投资者刚接触期权的时候,一些普及期权知识的人会这样解说:期权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工具,尤其是 买入期权,有着 期货 无法比拟的优势,买入期权不仅投入的资金较少,而且不存在追加 保证金 的风险,亏损有限、潜在收益无限。有的普及期权知识的人员是期货公司工作人员,可能 着重强调买入期权,风险有限、潜在收益无限这一特点。我们不否认期权这一特性,但是我们要理性对待这一特性: 收益无限,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概率有多高?

第一,收益无限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概念。我们以豆粕期权为例。某投资者以30元/吨的价格,买入5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2800元/吨的豆粕看跌期权,从风险收益角度分析,最大风险就是投入的权利金,为30元/吨,最大的收益为2770元/吨(豆粕价格跌至为0)。相对于最大损失30元/吨而言,潜在的2770元/吨收益是很大的,可以用无限来形容,但从绝对量上分析,仍是一个有限的数字。第二,这种极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仍以上述案例为例子,豆粕价格跌到0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可以大胆地说,这种可能性是零,跌到1000元/吨之下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因此,收益无限只是一个夸大的字眼,而不符合实际情况。有人会问,假如是买入看涨期权呢?就国内上市的两个商品期权而言,豆粕期货和白糖期货的价格出现过单边上涨的阶段性行情,但是绝对没有无休止的上涨,总会有一个价格峰值。因此, 即便是买入看涨期权,收益也是有限的,无限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

买入期权风险有限的特点是否就意味着买入期权的投资者不需要风险管理呢?答案是否定的。买入期权投入的资金比较少,一次两次可以承受,不会伤筋动骨,有的投资者承受能力较强,十次二十次也可以承受,但是五十次以上呢?买入期权是为了以小博大,认为行情会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运行,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预期落空或行情运行弱于预期呢?是止损还是等待呢?期权是一种权利,买入期权的投资者寄希望于未来标的物价格出现趋势性行情或大幅波动,随着时间的消失,这种不确定性发生的可能性逐渐降低,期权的时间价值衰减加速。尤其是对于虚值期权,越接近到期日,越没有可能从平仓或行权中获利,即使到期为实值,也需要实值超过时间价值损失才可以获利。在买入期权后,期权价值下跌,投资者会陷入选择的困境。例如,某投资者以50元/吨的价格购买了一个月到期的白糖看涨期权。两周后,如果该期权的价值跌35元/吨,那么他是以35元/吨的亏损将其平仓,还是继续持有下去,寄希望于在剩下的两周内标的资产价格出现上升呢?如果及时平仓,那么就等于认输,承认自己判断错误,损失是确定的。如果等待下去,可能扭亏为盈,也可能亏损扩大,标的资产价格并没有出现足够的上涨,仍然会遭受损失。假如继续持有一周,虽然标的资产价格有可能出现上涨,但随着到期日的临近,期权的时间价值会迅速消失,这抵消了标的资产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尽管接近了盈利,一旦市场出现逆转,期权的价值就会很快蒸发,最终导致亏损。 因此,我们认为,买入期权应该积极地进行风险管理,在盈利无望的情况下,减少损失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减少损失等同于增加收益,可以为下一次的操作做准备。

误区二 期权杠杆高风险更高

一般而言,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就越高。 常见的期权交易误区 期权交易的潜在收益较高,那是否意味着期权交易风险也很高呢?期权交易高收益的原因是什么呢?

那么期权是否具有更高的风险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买入期权而言,风险有限是公认的事实。对于期权卖出者而言,潜在风险是无限的,但是这种风险无限发生的可能性极低。 从期权的使用范围而言,期权更多时候是为风险管理服务的,很多大型企业或机构投资者利用期权进行风险管理。例如,某大型贸 易公司持有价值10万吨豆粕 现货 ,认为豆粕价格未来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又怕出现较大的利空消息,会使得现货库存价值受到损失。其既不想放弃豆粕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又不想承受价格大幅下跌带来较大的损失,于是就花费一定的权利金买入看跌期权,对豆粕库存进行完全套保,这等于为现货上了一道 保险 。对于该企业而言,豆粕如预期上涨,带来的收益远高于权利金,且即使出现较大下跌,损失也较为有 限。

误区三 行情判断正确一定获利

很多投资者进行期权交易时,认为判断行情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标的物价格变动方向判断正确,就一定会获利。我们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因为有时即便判断正确,也不一定稳定盈利,甚至出现亏损。

误区四 深度虚值期权回报率更高

深度虚值期权虚值程度较高,权利金比较便宜,这是公认的。但是我们更不能忽略一个事实:深度虚值期权很难变为实值期权,也就是说,深度虚值期权很难变成有内涵价值的实值期权。 一般来说,期权交易了结的方式共有三种,一是到期行权,二是到期失效,三是提前平仓。从国际期权了结的历史数据看,有10%的期权到期行权,30%的期权到期失效,近60%的期权提前平仓。到期失效和提前平仓的期权也发挥了其“保险”功能,并非“没有价值”。投资者在接触期权之初,通常认为期权除了到期行权,就是到期失效,往往忽略了提前平仓是期权最主要的结束交易手段。

市场总是瞬息万变,期权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交易策略。即便是使用期权作为“常见的期权交易误区 保险”的套保者,也应该根据市场调整“保险”的数量,这是近60%的期权合约以平仓方式结束交易的原因。这些提前平仓的期权交易在存续期内为标的物资产提供了保护,充分体现了自身作用,绝非“没有价值”。诚然,在持有到期的期权中,仍有30%的合约到期失效,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期权“没有价值”。期权是标的物的价格“保险”,它们为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同时保留了盈利空间。 美国 国会曾在期权发展初期质疑,大量期权合约到期失效,不能发挥实际作用,期权业内专家以一个精彩的比喻打消了国会的顾虑:投资者购买期权就好似人们为房屋购买了火灾保险,保险期内火灾没有发生,保险没有赔付,能说保险没有价值吗?期权与保险一样,是为投资活动提供一种安全保障。

误区五 用技术分析制定交易策略

单纯用传统技术分析,来制定期权交易策略,是不全面的。 第一,国内商品期权的标的物是期货合约,可谓是金融衍生品中的衍生品,价格变化一般不存在规律性变化,传统技术分析的作用是间接的,即通过技术分析判断标的期货价格走势,然后通过标的期货走势判断期权价格涨跌,这中间的传递效果大打折扣,效果不一定明显。这也提醒投资者,在进行期权交易时不要过分依赖技术分析。第二,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较多,除了标的期货物价格,还有执行价格、波动率、到期时间、无风险利率等诸多因素,这使得期权价格变化复杂,期权K线比较凌乱,也使得依赖于K线的技术指标失去意义。单纯用标的物价格这一影响因素去预测整体因素带来的影响,以偏概全,会导致预测的准确率大大降低。

那么,分析标的物价格走势对于期权交易是不是一点用也没有呢?也不尽然。在期权交易策略制定的过程中, 如果投资者在使用简单的支撑位、阻力位的同时,结合历史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进行分析,也可以使用逆向心理分析,那么交易效果可能更好。

常见的期权交易误区

1. 用传统技术分析交易期权

熟悉期货技术分析的投资者往往倾向于利用技术分析交易期权,然而这往往是片面的。首先,期权作为标的期货的衍生产品,传统技术分析起的是间接作用,即通过技术分析判断标的期货价格走势,进而通过标的期货走势判断期权价格涨跌。其次,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除了标的期货物价格,还有执行价格、波动率、到期时间、无风险利率四个因素,这使得期权价格变化复杂,期权 K 线凌乱不堪,也使得依赖于 K 线的技术指标失去意义。

2. 只买入期权

【实例 1 】投资者以 0.25 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个月到期的上证 50ETF 认购期权。两周后,如果该期权的价值跌 0.15 元,那么他是以 0.1 元的亏损将其平仓,还是继续持有下去,寄希望于在剩下的两周内标的资产价格出现上升呢?

3. 只卖出期权

【实例 2 】在上证 50ETF 期权为 3 元 / 份的时候,我们以 4 元 / 份的执行价格卖出一个月后到期的上证 50ETF 认购期权,只要上证 50ETF 期权价格发生下面的情况,我们就会实现盈利。一是期权价格未出现波动;二是期权价格略有上涨,但不超过 4 元 / 份;三是期权价格出现下跌。只有当上证 50ETF 期权价格出现急剧上涨时,我们才有可能发生亏损。

4. 过分依赖行情判断

【实例 3 】一个月后到期的、波动率为 28% 的上证 50ETF 平值期权价格为 0.1028 元 / 份,其中 Theta 值为 -0.0018 , Vega 值为 0.0035 常见的期权交易误区 。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过一天,上证 50ETF 平值期权贬值 0.0018 元 / 份,相当于期权价格的 1.75% ;波动率每增加(减小) 1% ,期权价值增加(减小) 0.0035 元 / 份,相当于期权价格的 3.4% 。也许你会觉得影响并不大,但不要忘记,此时期权只有一个月的期限,一旦到期行权或者到期作废,期权便不再为你服务。所以,面对期权,投资者除了要提高对行情判断的能力,还需要分配一些时间研究到期时间和波动率。

场外期权交易中常见的误区,关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你所应该了解的


Notice: The 常见的期权交易误区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常见的期权交易误区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