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是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KPA(Key Process Area)意为关键过程领域,这些关键过程领域指出了企业需要集中力量改进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这些关键过程领域指明了为了要达到该能力成熟度等级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每个KPA都明确地列出一个或多个的目标(Goal),并且指明了一组相关联的关键实践(Key Practices)。实施这些关键实践就能实现这个关键过程域的目标,从而达到增加过程能力的效果。KRA(Key Result Areas)意为关键结果领域,它是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不可或缺的、必须取得满意结果的领域,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的聚集地。
关键绩效指标 理论基础
关键绩效指标 假设前提
关键绩效指标 考核目的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产生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来源
关键绩效指标 指标构成
关键绩效指标 主要特点
关键绩效指标 用途
关键绩效指标 效果
关键绩效指标 要点
关键绩效指标 特征
关键绩效指标 原则
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对工作进行衡量或评价;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指标解决的是我们需要评价“什么” 的问题,标准解决的是要求被评价者做得“怎样”、完成“多少” 的问题。
关键绩效指标 设计思路
关键绩效指标 鱼骨图分析法
关键绩效指标 工作量化
关键绩效指标 PDCA循环
关键绩效指标 支持环境
关键绩效指标 目标制定
关键绩效指标 设计误区
具体原则的本意是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但是,不少设计者理解成指标不能笼统的话,就应尽量细化。然而,过分细化的指标可能导致指标不能成为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比如,天津某化工原料制造企业在其原来的 KPI考核系统里,对办公室平日负责办公用品发放的文员也设定了一个考核指标:“办公用品发放态度”,相关人员对这一指标的解释是,为了取得员工的理解以便操作,对每个员工的工作都设定了指标,并对每个指标都进行了细化,力求达到具体可行。而实际上,这个“办公用品发放态度”指标尽管可以用来衡量文员的工作效果,但它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并非是“关键” 的。因此,将该指标纳入KPI系统是不合适的。
可实现原则是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要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由于过高的目标可能导致员工和企业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完成,这样指标就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意义;而过低的目标设置又起不到激励作用,因此,KPI系统的设计者为避免目标设置的两极化,往往都趋于“中庸”,通常爱选择均值作为指标。但是,并非所有“中庸”的目标都是合适的,指标的选择需要与行业的成长性、企业的成长性及产品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考虑。比如,厦门某软件公司是一个成长型企业,2003年的销售收入是800万元。在制定2004年KPI 体系时,对于销售收入这一指标的确定,最初是定在1980万元。咨询公司介入KPI体系设计后,指出这一目标定得太高,很难实现,会丧失激励作用。而后,该企业又通过市场调查,重新估算了2004年的销售收入,认为应在900万元至1300万元之间,并准备将两者的平均数1 100万元作为KPI考核指标。咨询公司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尤其是分析了公司的成长性后提出,1100万元这个看似“中庸”的目标对一个处在成长阶段的公司来说尽管高于上一年的销售收入,但与通过积极努力可以实现的1300万元相比,激励仍显不足。咨询公司建议选择1300万元作为KPI 指标,该指标是在企业现有实力下,员工们经过努力,而且是巨大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因此,对于可实现这一原则的理解,指标不仅要可以实现,还必须是经过巨大努力才可以实现的,这样考核才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股票MACD指标原理,DIF白线、DEA黄线、红绿柱的使用技巧口诀
图片丨 股票软件首选指标MACD
一、MACD指标的构成和优缺点
图片丨MACD指标说明
二、MACD指标参数设置及计算方式、原理
MACD指标中的“MA”,英文全称为 Moving Average(移动平均),MACD指标是通过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EMA)计算得来的,EMA(Exponential 指标都有助于以简单地方式 Moving Average)是Exponential(指数平滑),Moving(移动),Average(平均)的缩写,“平滑”指标都有助于以简单地方式 是指计算EMA中用到了平滑系数,所以名字中就有了“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
因此,“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直译成“移动平均聚散线”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但我们还是沿用经典的名称“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为了便于说明,简称为“MACD指标”。
(1)用市场价格计算出短期与长期的两组EMA(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数值,再计算两组数值之差得到差离值DIF(白色快线)。
(2)将上面DIF数值再用EMA的算法,计算中期内DIF的指数平均数,得到差离值平均数DEA(黄色慢线)。
(3)由前面得出的快线DIF与慢线DEA计算差值,得到BAR(红绿柱状线)。
三、如何在MACD指标公式编辑器内修改参数?
图片丨MACD指标说明
图片丨股票行情软件中的MACD计算公式
生产监控中 七种常见的关键业绩指标
可视化管理是显示关键信息的过程,比如具体涉及生产量、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业绩指标。 通过在工厂现场展现这些数据,员工对生产水平有更 好的认识,并且往往争取实现更高的业绩。 可视化管理也提供可操作的信息,使主管能更好地监控业绩,并且实时确定哪些领域需要得到 改进。总体结果通过提高效率、质量和正常运行时间,有助于推动整个组织的生产力。关于这 一主题的更多信息,在红狮公司的《三种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白皮书中有所陈述。
七种常见的生产关键业绩指标
1. 计数(好或坏
这是一项重要的工厂现场度量指标,涉及生产的产品数量。计数(好或坏)通常是指上次机器切换以来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整个班次或整周以来的生产总数。许多公司会比较个体工人和班次的产量,来激发员工之间的竞争精神。
3. 速率
机器和流程以可变的速率产出产品。当速度不同时,慢速率通常导致利润下降,而较快的速率则影响质量控制。这就是为什么操作速度保持一致很重要。
4. 目标
许多组织都会展现出产出、速率和质量的目标值。关键业绩指标有助于激励员工,以满足特定的业绩指标。
5. 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是指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或周期时间。这可能是生产一个产品所花费的时间,但更可能是某一操作的周期时间。通过展现这一关键业绩指标,制造商可以迅速确定流程中的约束条件或瓶颈在哪里。
7. 停机时间
不管是因为发生故障还是仅仅切换机器,停机时间被认为是需要追踪的最重要的关键业绩指标之一。当机器不运作时,并不能产生财富,所以,少停机时间是提高盈利的一种简单方式。追踪停机时间的组织通常需要操作员通过小键盘、按钮或条形码扫描仪输入一个“原因代码”,这样稍后可以看到最常见的原因。